详情描述
公司自开业以来,在全体职工的敬业努力下,-直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水平及专业之优质服务,从咨询、设计、选料、施工、配套至售后服务公司都竭尽所能,并配合完善的管理方式,力求让客户得到更高享受。同时为有层次有品味的高尚人士提供更专业化的服务。我们有着全新的设计理念,快速的反映能力,至诚的服务意识。合理的价格。我们将以雄厚的设计实力、齐全的配套设施、强大的施工力量、精良的技术装备、规范的施工管理、-流的服务措施,竭诚为你提供更好的服务,力求做到最好。
公司在多年的技术服务实践中,形成了以灾后房屋质量检测、房屋损坏趋势检测、优秀历史建筑检测、抗震鉴定、房屋安全性检测、房屋完损检测为代表的"房屋检测鉴定”产业,以应力测试、基坑周边房屋完损检测、基坑监测、房屋沉降监测、房屋变形监测为代表的“结构健康监测产业,以地玻璃幕墙施工、玻璃幕墙维修、厂房加固改造、地基基础加固改造、屋纠偏平移、结构加固改造为代表的“结构设计施工”产业,以铁塔检测、广告牌检测、钢结构检测为代表的“钢结构检测"产业。四大产业互为促进,互为支撑,在延伸产业链的同时也为客户提供了-站式的便捷高效服务。
一、基础施工测量
1、控制网的建立
1)场区控制网
因基础施工阶段地形变化大、地势错阶起伏,单位工程数量多,为实施有效测量控制,开工初在场区内设置由二~四个桩位形成的导线控制网(场区四周边及中间高处各布一点,保证通视即可),场区控制网是单位工程轴网设置的依据,控制网用全站仪进行投测。
1)单位工程轴线控制网
单位工程轴线多且密集,根据建筑物特点选择有代表性的轴线设置轴线控制网。
控制桩尽量设在开挖区外原始地坪上;另外在基坑底部及长轴线中部加密设置辅助性控制桩,以便于基础施工测量。
2、控制桩的设置方式
所有位于土层上的控制桩点(含轴网控制点及高程控制点)均为砼墩埋地设置,砼墩截面为300×300,深度不小于500,若控制桩位于完整的基岩上,则可直接将控制点设在基岩面上。控制桩点设置完成后必须在桩的周围设置可靠、醒目的围护设施,对控制桩进行保护。
3、基础施工测量
基础施工阶段,用经纬仪结合50m钢卷尺根据控制桩直接对各轴线进行投测,然后根据设计截面对各构件进行放线;用S3水准仪结合五米塔尺直接进行高程引测。因基础施工阶段控制桩往往容易遭碰撞及受地面沉降影响移位,故在每次进行轴线投测前必须先对控制桩有无移位现象进行校核后才能施测。
二、标准层施工测量
1、标准层施工时的控制网设定方式
标准层施工轴线测量主要采取内控法对轴线进行传递和引测。在首层地面上设置内控点,并在建筑物外围设置外控点。方法是:精确定出矩形控制网点,各点用100×100×10mm预埋钢板,表面用钢铳冲上标准点并作点号标记。
2、控制线的引测
进行上部结构施工时,在内控点位置留设100×100方形观测孔。在进行上部结构轴线投测时,将天顶垂准仪架设在内控点位上向上铅直投测至各结构施工层,然后用J2经纬仪、钢尺对所转点进行复核;经复核闭合后才能进行控制线及轴线的投测。结构每施工三层,测量小组对控制线必须进行一次校核:复核方式为采用内、外控制线相互比对方式。
结构施工中,应对建筑物主体倾斜率进行观测计算,计算公式为:
i=tgα=ΔD /H
公式中:
I——主体的倾斜率;
ΔD—建筑物项部观测点相对于底部观测点的偏移值(m);
H——建筑物的高度(m);
α——倾斜角(º)。
三、细部测量
梁柱边线、控制线的测量:每楼层施工前,测量工程师将控制线、主要轴线施测完成后,施工员着手依据控制线、轴线对梁柱边线、墙柱控制线进行引测。所有墙柱放出边线和距边线200宽的控制线,墙柱边线作为焊接导墙筋的依据,控制线作为校核模板、验收模板的依据。
四、沉降观测
1、沉降点的设置
设置沉降观测点的数目和具体位置根据规范和设计要求确定,在图纸会审阶段,施工单位、监理与设计院进行协商初步确定沉降点设置方案;待基础施工完成后,根据实际地质情况进一步细化沉降观测点的设置位置。
为较好地进行沉降观测,施工现场内埋设的水准基点应有利于直接引测,且数量不少于两个,每次进行沉降观测时,事先核查基准水准点是否发生异常变化,正常后才能进行施测。
沉降点的埋设方式为:先将带锚固脚的钢板埋入设计观测点柱身上,并按初步设定高程埋设,待模板拆除后,精确找出高程、焊上带观测点的角钢。
2、沉降点的测量
1)测量工具:
本工程沉降测量由测量工程师负责;沉降观测采用S1水准仪和毫米分划水准尺进行测量。
2)测量频次:
正常施工阶段应保证每加载一次施测一次(每一结构层施工完毕观测一次);主体结构竣工后每月观测一次;暴雨后观测一次;工程竣工交付业主使用前还需与业主共同观测一次后向业主进行沉降点的移交。
3)观测方法:
每次观测按固定后视点、观测路线进行,前后视距尽量相等,视距大约15m,以减少仪器误差影响。观测时间宜选择天气晴好的早晨或傍晚。
4)观测记录整理:
每次观测结束后,对观测成果逐点进行核对,根据本次所测高程与首次所测高程之差计算出沉降量并将每次观测日期、建筑荷载情况标注清楚,画出时间与沉降量、荷载的关系曲线图。
测量工程师必须将每次观测结果及时向项目技术负责人、监理工程师进行汇报;若出现明显沉降量的变化或不均匀沉降时,项目技术负责人还应及时与设计、勘察部门联系,确定进一步观测的方案。
信息由用户自行发布,采用请谨慎,我们鼓励您当面交易。 加固之家网只为传递信息,我们不做任何双方证明,也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信息转载,请标明来源于http://www.jiaguhome.com/info-42931.html